当前位置:深圳新闻网首页 > IN视频 > 

视频:600多年的水围村变身网红打卡处,城中村改造该何去何从?

2019-10-25 09:08来源:深圳特区报

马立安搬家了。

从美国来深圳24年,她研究了20多年的城中村。2012年,马立安和朋友在白石洲的握手楼里租了一个小房间,策划了“握手302”研究项目,不定期地策划一些好玩的活动。比如邀请城中村的白领来计算他们一整月的花销和余额,或是邀请对城中村感兴趣的人来白石洲生活一周,并完成一个作品等。

因为白石洲的城市更新,今年8月19号,马立安和他的朋友们从南山区白石洲上白石村二坊49栋302号的12平小房间搬走了。3天后,马立安在朋友圈里感谢六年来那些“愿意穿过迷宫般的小巷拐进神秘的楼道找到我们”的朋友。

虽然还未找到下一个空间承载处,马立安依然认为,没有城中村,就没有今天的深圳。

深圳的高楼是住在城中村的人建的

说到深圳,大部分人想到可能想到的是平安国际金融中心、京基100、地王大厦、“春笋”等地标建筑,但马立安觉得高楼无法代表整座城市,“每一座高楼平地而起,背后都是无数居住在城中村的人在支持着”。

和很多年轻人一样,马立安刚来深圳的时候,住过很多城中村。并且,一直很享受“成本低,可以实现很多理想”的状态。

“在其他的一线城市,你无法以这么低廉的价格,享受市中心地段,那么你也就无法享受到市内博物馆、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。”马立安耸了耸肩,做了一个摊手的姿势。

正如链家2017年11月发布的《深圳租赁》白皮书所显示,眼下深圳有1600万人在租房,1100万人住在城中村。全深圳有740万套租赁住房,其中城中村租赁住房达450万套,占比为60.8%。

罗易作为一名“深二代”,不在这些数字里面。但从小住在水尾村附近的她,对其非常好奇。“小时候,城中村名声不是很好,家里人也不太愿意我到那边玩。”后来,罗易去芝加哥大学读社会学,毕业回深后做志愿者。在一次青年交流会上听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关于城中村话题的讨论。

“太有趣了!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空间。”罗易的创业方向集中在乡村,城中村作为城市中的乡村,也引发了她的兴趣和思考。“比如说,在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中,如何通过城中村所承载的文化形式,让大家在深圳有家乡的熟悉感,从而增强城市的凝聚力?”罗易和小伙伴一起,开创了老土深圳城中村20小时共创音乐剧计划,用即兴创作的形式,让参与者了解城中村的历史和现状。

综合整治后城中村成了网红打卡点

在学者和诗人的眼中,城中村是他们灵感的栖息地,这个被美国城市学家弗德里曼称为深圳“最有魅力”“最真实”的场所,是居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。但即便如此,深业置地投资发展(深圳)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月明认为,城中村存在很多城市管理的问题,消防、燃气、用电、治安等。脏、乱、差等环境因素,没有引入正规物业公司管理,也是一大痛点。“城中村和我们普通楼宇不太一样,一般没有电梯,这些都需要进行改造。”

目前看来,深圳城中村改造有两种方案,一种是拆除重建,一种是综合整治。尽管拆除重建的确能从根源上改善城中村的低质问题,但拆除重建是一种成本极为高昂的改造,且在拆赔环节没有具体的标准,重建后的高昂租金也给租户带来压力。那么,走综合整治的路呢?

去年3月,福田区水围村历经一年多的改造,29栋居民统建楼变身为水围柠盟人才公寓。改造而成的504套公寓,以政府人才住房的形式面向区内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配租。公寓总建筑面积约15472平方米,户型设计灵活,面积从16.5至32.5平方米不等。公寓配套设施齐全,每户公寓均带有独立卫生间,配套基本的家具与电器。楼与楼之间加建的空中连廊,将29栋楼连成了一个整体,并且新装了7台电梯,方便出行。

胡月明介绍,水围股份公司以约73元/平方米的均价租赁29栋农民房,租金每两年递增6%,并在基本未加价的情况下,转租给深业。深业对房屋进行改造后,以150元/平方米的价格租给福田区政府。福田区政府则以75元/平方米的价格对外配租。“这是试点项目,主要是探索模式。这是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,但未来再做这类型项目,还是要保持盈利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“因为统建楼都一样,每一栋都很相似,所以引入了‘七色院子’的概念”,这29栋楼都被漆成了“红院子”“绿院子”“紫院子”等不同的颜色,不仅解决年轻人的居住问题,也要提供供人交流、交际的空间。公寓楼下还有装修一新的各类商铺,无论是奶茶店、咖啡馆,还是甜品店、港式餐厅,都十分“小清新”,加上七色院子的网红属性,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拍照“打卡”。

40年积累才成就了今天的水围村

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水围村,变成了新晋网红。那么,这种改造是可复制的吗?

“城中村其实是城市野蛮生长的居住空间”。在胡月明的理解里,改造城中村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居民居住,增加房间内部的实用性和舒适度。很多人都住过城中村,即使在搬离后,也有特殊的情怀。但目前亟需解决的,仍然是整体环境的综合整治。“水围村的人才公寓只是一种模式。商铺活化是挺好的,但前提是不能给居民带来噪音和气味的干扰。”

马立安认为“不是每一个城中村都要成为水围”,水围村从90年代就开始改造,40年的时间累积,才成就了今天的水围。“有意思的城中村都是时代更迭而成。”她从人文的角度来分析,目前城中村最大的变化是居住群体的变化,过去很多是家庭,“老人、孩子对社区的归属感很强”,现在升级改造后,房租上涨,更多白领住进了水围村。“年轻人的社交范围是根据工作扩展的,他们的生活和归属感都不在村里。”

每一栋自建房都有自己的故事

在城市更新的迭代中,城中村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?

早在2017年,第七届深港城市\建筑双城双年展的主展场,围绕“城市共生”这一主题,通过融合建筑、艺术和设计的作品,探讨和反思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,并尝试描绘未来城市的愿景。胡月明们对南头村进行改造的内容也在双年展上进行了呈现。“城中村是保留城市记忆的重要区域。奶茶店,缝纫店,要留住乡愁,要传承印记,在整洁和舒适的过程中保持传统和温馨,是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命题。”

胡月明透露,目前,深业置地正在建设的沙浦围西部人才小镇是一个“面积更大,房子更多,更具特色”的城中村改造项目。现在,各方正大力推动房屋回收。

“沙井有些老街像台北老街,非常有趣,原因在哪儿?”马立安说,那是因为城中村里都是村民自建房,每栋都不一样,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。“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是有故事的,它能告诉你房东当时的经济条件,村里发展背景,非常多元。这种模式和大开发商去开发同质化的小区是有区别的。”

毕竟,像罗易一样的青年人,不缺到城市综合体和商场吃饭、逛街的地方。但如果城中村没了,“我们就没地方去排剧了。”

参考文献:

【1】《深圳链家发布“深圳租赁”调研报告》,观点地产网,2017年11月3日

【2】《城中村文化价值及更新策略研究——以深圳市为例》,《小城镇建设》,李景磊,2018年第11期

【3】《第七届深港双年展:在南头古城“城中村”里探索城市共生》,澎湃新闻,2017年12月17日


(记者 方慕冰 刘奥 耿超逸 李怡天)

[责任编辑:刘婷]

新闻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