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深圳新闻网首页 > IN视频 > 

IN视频|关于可持续发展 政协委员提出了“海上深圳”的概念

2020-01-09 23:40来源:深圳新闻网


见圳客户端.深圳新闻网2020年1月9日讯(见圳客户端、深圳新闻网记者 张玲 金洪竹 何润 钟鸿冰 实习生 何露茜)城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超大城市的出现,面临人口爆炸性增长和土地可利用面积不足等问题,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大城市最迫切的课题。

那么,深圳又该如何破解大城市病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蓝图?深圳政协委员吴兰平和陈可石接受了深圳新闻网记者的采访。


吴兰平委员

吴兰平:政府领头做好法律工作老百姓才有幸福感

政协委员吴兰平认为,可持续发展可以有多个角度解读。“法”不只是对市民的要求,也是对政府的要求。“首先是政府遵法守法懂法,领头做好法律工作,这样我们百姓才可以在这个法治的环境下遵纪守法有次序。”

她认为,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生活,幸福感也会有很大的提升,“目前深圳老百姓的幸福感还是比较高的。从我们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,我们政府也是做了很大的工作。作为老百姓,也确实可以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感受得到。

吴兰平印象最深的是,在迎接今年双创文明的工作检查中,可以看到特区内外的环境、街道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。城市配套设施、文明规范都有所提升。


陈可石委员

陈可石:在比较中追赶先进城市深圳应重视海洋文化的培养

怎样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?当我们把话题抛给政协委员陈可石的时候,他给出了非常细致的个人思考。

陈可石认为,2018年、2019年对深圳来说是很重要的年份,“双区”驱动下给深圳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契机。作为一个城市发展规划的专业人士,他认为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:

第一个是关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。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建设城市?我提议深圳可以举办世界先进城市和海洋中心城市比较展,我们可以和温哥华,旧金山,东京,新加坡等规划建设做对比研究,找出我们的差距,进行追赶。目前,深圳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制定一个严格的城市建设标准。“城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所以我们要在别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升自己”。

第二个是城市环境的问题。什么样的环境才可以支撑我们这个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发展?陈可石认为,深圳的经济发展非常好,但是在环境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。“我们是不是可以退耕还林?借鉴香港原生态湿地、山林的建设经验。”

第三个是关于“海上深圳”的概念。深圳作为海洋中心城市,一定要有“海上”的概念——海上交通,海上(边)度假,海上生活。他建议,深圳可以在海域规划东西两个国家级海洋度假区。一个可以和珠海合作,联合周边海岛统一建设;另一个可以和惠州汕尾合作建设类似于马来西亚兰卡威、巴厘岛那样的度假岛。他说,海洋文化就是深圳文化,海洋文化就是开放包容的文化。深圳应该重视海洋文化的培养。


[责任编辑:刘晓宇]

新闻评论